
走近杜甫
- 四川大学
- ·
- 王红
四川大学《巴蜀文化》慕课群由10门分别讲授巴蜀文化某方面或某专题的系列课程组成。该课程按照会通巴蜀文化的物质技术、组织制度和精神文化诸层面的整体思路,旨在通过精选讲授最有典型意义的巴蜀人物、史事和作品,以点带线、以线带面,全方位、多角度探秘巴蜀文化,系统展示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、靓丽特色和永恒魅力。
巴蜀文化是在巴蜀大地上发生、发展已经有近四千年历史的中华区域文化。中华文明很早就形成“多元一体”的宏大格局,巴蜀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,独具特色,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。本课程首次在慕课(MOCC)上开设,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巴蜀文化,更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来源、形成及发展规律。
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一脉相承,未曾中断过的伟大文明;与齐鲁文化、湖湘文化、燕赵文化等其他区域文化一样,巴蜀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、文化多元一体宏大格局的重要单元或曰组成部分,而且具有极其鲜明的以下风格特色:开放包容、忠勇豪放、诚信节义、尊经崇教、喜文好艺、道法自然、认同中华。
巴蜀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复杂多样,自古就有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的感叹。本课程以巴蜀地区重要交通线路为主线,结合历代中外游记、老照片等历史文献,以及大量考古文物等资料,详细而生动地解读巴蜀交通在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,以及在促进巴蜀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。
本课程主要揭示巴蜀宗教的历史构成与文化特质,彰显巴蜀地方文化的魅力,培养当代大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,理解和尊重社会文化与信仰的多样性,并提升现代人的人文素养水平。愿大家能在这里收获知识,结交朋友,共同进步!
1929年,四川广汉农民燕道诚偶然发现一坑玉石器。1934年,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在广汉鸭子河进行考古发掘,1963年四川大学教授冯汉骥主持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,考古工作者前后近半个世纪的努力,揭开了古蜀文明神秘面纱。
四川是一个神秘的地方。古有“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”,“民阜国富”之说,亦有“天下未乱蜀先乱,天下已治蜀未治”之论。了解四川的古今流变,洞明四川的历史真相,不仅有增长知识的重要意义,而且有历史探幽的无穷乐趣。本课程选取四川社会现代转型这一段风云变幻、大潮激荡的历史加以讲述。